當前位置:首頁  >  技術文章  >  中藥提取委托加工擬停止審批2016年全麵叫停

中藥提取委托加工擬停止審批2016年全麵叫停

更新時間:2013-12-20 點擊量:3905

日前,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了《關(guan) 於(yu) 加強中藥提取和提取物監督管理的通知》的征求意見稿(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)對中藥提取物進行規範。

征求意見稿稱,自通知印發之日起,各地藥監局一律停止中藥提取委托加工的審批,此前已批準的委托加工應嚴(yan) 格按照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《關(guan) 於(yu) 加強中藥前處理和提取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》(國藥監安〔2002〕84號)的要求加強監督管理。

征求意見稿同時還表示,自2016年1月1日起,凡不具備中藥提取能力的中成藥生產(chan) 企業(ye) ,一律停止相應品種的生產(chan) ,已獲得批準的委托加工也應一律廢止。

有業(ye) 內(nei) 人士表示,行業(ye) 將迎兼並潮,"對小企業(ye) 來說,麵臨(lin) 的是停產(chan) ;對大企業(ye) 來說,則是兼並整合的良機。"

中成藥行業(ye) 將迎兼並潮

道地藥材網總編王勝勇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征求意見稿出台主要是為(wei) 了提高中藥的質量。如果原料沒有保證的話,中藥質量就無法保證,尤其是中藥注射劑,雜質或者毒素將給患者帶來直接生命危險。

王勝勇曾經在省級藥檢所工作,專(zhuan) 門負責中藥資源和中藥質量標準,他介紹說,目前對於(yu) 中藥的檢測主要是對含量、成分進行指標檢測,有時候即使指標達到了,可能實際上並不是從(cong) 中藥材中提取出來,企業(ye) 自建原料提取生產(chan) 線顯然有利於(yu) 企業(ye) 掌控藥材的質量。

一位從(cong) 事中藥提取企業(ye) 人士告訴記者,新規意味著所有的中藥企業(ye) 都必須自建原料提取生產(chan) 線,原來有自己原料提取車間的企業(ye) 基本是不會(hui) 受到影響,那些外購原料的小企業(ye) 受到的影響會(hui) 比較大,將麵對停產(chan) 或者被兼並的局麵。"對小企業(ye) 來說,麵臨(lin) 著停產(chan) ;對大企業(ye) 來說,則是兼並整合的良機。"

新建中藥原料生產(chan) 線麵臨(lin) 成本高的問題。上述業(ye) 內(nei) 人士稱,新建中藥原料生產(chan) 線,新車間的投入至少要500萬(wan) 元,按照新版GMP標準還需要追加至少300萬(wan) 元的投資,提取設備zui基本配置也至少要300萬(wan) 元,工藝流程的標準化還需要投入兩(liang) 三百萬(wan) ,這樣總共成本算下來,接近1500萬(wan) 元。對於(yu) 一家每年原料采購金額 2000萬(wan) 元的企業(ye) 來說,他們(men) 至少需要兩(liang) 年以上的利潤用於(yu) 原料廠的投資,而不少小的中藥企業(ye) 每年用於(yu) 原料藥的采購金額幾百萬(wan) ,其原料提取車間投入大,但是由於(yu) 規模小,需求少,成本反而會(hui) 高於(yu) 之前外購,基本是虧(kui) 本。

取消中藥提取物"藥字號"

征求意見稿還表示,已取得藥品文號的中藥提取物,在該批準文號有效期屆滿後,各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不予再注冊(ce) 。但來源於(yu) 新藥的中藥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,按化學原料藥管理,並供化學藥品製劑生產(chan) 使用品種的批準文號除外。

中國醫藥物資協會(hui) 副秘書(shu) 長韋紹峰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一段時間以來,早有業(ye) 界人士建議取消對中藥提取物的批準文號管理,鼓勵有能力的製藥企業(ye) 生產(chan) 中藥提取物。

韋紹峰介紹說,一直以來,部分中藥生產(chan) 企業(ye) 因為(wei) 沒有中藥提取物的生產(chan) 批準文號而不能生產(chan) ,而擁有中藥提取物批準文號的企業(ye) 中,有的產(chan) 量較小,有的沒有生產(chan) 。由於(yu) 市場需求很大,有的中藥提取物生產(chan) 企業(ye) 便從(cong) 市場上收購,然後貼牌銷售,導致產(chan) 品批次間的質量均一性缺乏足夠保障,產(chan) 品質量風險較大,給中藥生產(chan) 企業(ye) 在供應商管理、GMP認證等方麵造成較大困難。征求意見稿鼓勵有能力的中藥生產(chan) 企業(ye) 自己生產(chan) 中藥提取物,將改變有需求的企業(ye) 因沒有批準文號不能生產(chan) ,有批準文號的企業(ye) 產(chan) 量小甚至不生產(chan) 的現狀。

中藥提取物將實施備案管理

根據征求意見稿,中成藥生產(chan) 企業(ye) 應明確藥渣數量、流向、用途等,建立可追溯的登記檔案,對能分離出完整藥材或飲片形態的藥渣應采取毀形等措施,防止流入藥材或飲片流通環節。

據業(ye) 內(nei) 人士介紹,國家藥典規定中藥的原料必須為(wei) 中藥飲片,即經過加工處理的中藥材,但是在目前市場上存在不少中藥飲片的價(jia) 格反而低於(yu) 中藥材價(jia) 格反常現象,其中原因便是摻假。

據《北京晚報》報道稱,社會(hui) 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、社會(hui) 科學研究院中醫藥事業(ye) 國情調研組執行組長陳其廣說,不少缺乏商業(ye) 道德的 "現代中藥"生產(chan) 企業(ye) 把提取過"有效成分"、"單體(ti) "的中藥原料再加工切片,以飲片方式銷售到藥材市場上去。使得許多藥廠用這種 "飲片"生產(chan) 出來的中成藥藥效大減,甚至*失效。

隨該意見一並公布的還有《中藥提取物備案管理實施細則》的附件。據附件,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將負責建立中藥提取物備案信息平台。中藥提取物生產(chan) 企業(ye) 應通過中藥提取物信息平台進行備案,公開包括中藥提取物名稱、生產(chan) 企業(ye) 、使用該中藥提取物的中成藥品種名稱、批準文號、生產(chan) 企業(ye) 等信息。

聯係方式

郵箱:lichengpack@126.com 地址:天津市津南區葛沽鎮津沽公路85號
谘詢熱線

022-86888258

(周一至周日9:00-19:00) 在線谘詢
微信公眾號
移動端瀏覽
必威棋牌中国©2025版權所有     技術支持:        sitemap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