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,中藥都是天然的動物、植物或礦物,利用這些天然物質的“偏性"來調理人體(ti) 的偏性。由於(yu) 目前對於(yu) 中藥的藥理機製還未能*搞清,所以還無法用現代科學方法完整地精製其複雜的化學成分,中藥飲片仍是中藥臨(lin) 床使用的主要形式。
長期以來,中藥飲片一直都是以散裝形式銷售和調劑,即傳(chuan) 統的“手抓戥稱"模式。這種模式存在保管不衛生、稱量不準確、監管難到位等缺點,不但影響了中藥飲片的療效,更是製約了中醫藥事業(ye) 的發展。因而必須對中藥飲片進行改革。除了中藥飲片生產(chan) 規範化、標準化、品牌化改革外,中藥配劑的改革也迫在眉睫。
以上情況受到了國家有關(guan) 部門的高度重視,一場中藥飲片包裝改革展開了。2007年8月,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下發了《關(guan) 於(yu) 開展小包裝中藥飲片推廣使用試點工作的通知》。就在當年,選擇了中國醫科院西苑醫院、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、廣東(dong) 中醫院等19家中醫醫院開展試點。經過一年的試點,2008年8月,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正式印發了《小包裝中藥飲片醫療機構應用指南》。小包裝中藥飲片開始在全國範圍內(nei) 推廣開來。小包裝中藥飲片是中藥生產(chan) 事業(ye) 的一項具有重要意義(yi) 的改革實踐,是中藥生產(chan) 發展的必然趨勢。
什麽(me) 是小包裝中藥飲片呢?它指的是中藥飲片生產(chan) 企業(ye) 特製的、以全透明聚乙烯塑料或無紡布等作為(wei) 包裝材料的小規格包裝的中藥飲片。小包裝中藥飲片將逐步取代“手抓戥稱"的傳(chuan) 統中藥配方調劑方式,目前正在成為(wei) 正規中醫院的調劑方式,同時也正在逐步走進遍布城鄉(xiang) 基層的廣大中藥藥店。實踐證明,小包裝中藥飲片具有以下的明顯優(you) 勢:
一、保持中藥的質量和安全
小包裝中藥飲片保持了中藥飲片的原有性狀,不改變中醫臨(lin) 床以飲片入藥、臨(lin) 用煎湯、諸藥共煎的用藥特色;小包裝中藥飲片在生產(chan) 時,先將散裝中藥飲片的灰塵、雜質等通過過篩除去,保證了飲片的潔淨度;飲片經單劑量包裝,再加用外包裝,可減少空氣、陽光等自然因素的影響,減少在貯存期內(nei) 的氧化、受潮、變質和二次汙染;有效預防蟲吃鼠咬、發黴變質,也利於(yu) 運輸和質量監督。
二、便於(yu) 調劑而提高工作效率
小包裝中藥飲片設有劑量為(wei) 1克、2克、5克、10克、15克、20克的包裝,基本能滿足臨(lin) 床醫師處方用藥的常用劑量;而且不同劑量的小包裝都有相應的色標,調劑人員隻需認包裝顔色執藥,省去了稱量的手續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,縮短患者候藥時間。小包裝中藥飲片對所設置的規格統一實施色標管理,便於(yu) 入庫驗收、調劑複核,提率、防止差錯。同時也為(wei) 今後電腦程控、自動化調配中藥飲片也打下了基礎。
三、保證劑量準確和用藥安全
由於(yu) 小包裝中藥飲片在生產(chan) 過程中用自動電子稱稱量,克服了使用傳(chuan) 統“手抓戥稱"散裝中藥飲片存在的調劑稱不準、分不勻等影響藥效的難題,以確保劑量準確和用藥安全。
四、提高消費透明度、減少浪費
小包裝中藥飲片小包上都標明藥名和規格等,患者可根據發票自己校對藥名、規格、每帖藥中有幾味、每味藥的分量等,增加了用藥透明度。小包裝飲片吃不了的話可以挑出來,分類保存,留以後再用;尤其是當藥味加減變化或用名貴中藥;還能有效避免散裝中藥飲片“上鬥"與(yu) 稱量時的“串鬥"與(yu) “漏撒";可減少黴變、蟲蛀、變色、走油等而減少因質量變異等造成的浪費。
五、便於(yu) 監管部門與(yu) 群眾(zhong) 的監督管理
散裝中藥飲片發現質量問題往往無法追查責任。而小包裝中藥飲片的包裝上印有品名、規格、產(chan) 地、煎煮方法、批號、生產(chan) 日期、生產(chan) (經銷)廠商等基本信息,不但便於(yu) 監管部門監管,普通群眾(zhong) 也能輕鬆參與(yu) 監管。生產(chan) 廠家真正地永遠要對產(chan) 品的責量負責,促使廠家不斷加大提高本身質量管理力度。
目前,小包裝中藥飲片正在以極快的速度發展,不但具有規模的中醫醫院已普遍使用,而且也為(wei) 城鄉(xiang) 基層大大小小的中藥店所接受,相信不久就會(hui) 成為(wei) 中藥生產(chan) 的發展趨勢。為(wei) 了您用藥的安全有效,請您在藥店配藥時堅持使用小包裝中藥飲片這種的產(chan) 品。
文章來源:@ 廣東(dong) 綠恒製藥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