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入高明區中醫院嶄新的門診大樓內(nei) ,一陣古色古香的清新氣息迎麵而來……許多高明市民都對高明區中醫院這個(ge) “靚點”記憶深刻,這就是被譽為(wei) 醫院的“zui炫民族風”的“北京同仁堂精品中藥房”。
有著300多年曆史文化的北京同仁堂,猶如“王謝堂前燕”般飛入高明區中醫院,它不僅(jin) 成為(wei) 高明區中醫院提升硬件環境的一部分,更為(wei) 關(guan) 注的是,這樣一家全國廣為(wei) 人知的藥店,憑著其精優(you) 的中藥飲片,贏得了越來越多的市民認可。
它不僅(jin) 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示範性推廣項目,而且也是廣東(dong) 省內(nei) *家中醫院內(nei) 設立的精品中藥房。
看:市民偏愛選擇“中藥房”
曾幾何時,許多市民的印象中還是看病歸來提著大包小包中藥包的場景,但伴隨著今年1月份啟用的“精品藥房”,這樣的場景已經鮮有人見。
去年12月份開始,高明區中醫院主動走出去,契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“北京同仁堂精品藥房”作為(wei) 示範性推廣項目的機會(hui) ,主動邀請對方進駐新院。
目前,藥房分為(wei) 配藥區和參茸區,藥房提供大約400多種各類中藥藥材,用以滿足市民的不同需要。例如藥材主要分為(wei) 中藥小包裝飲片、參茸類(人參、西洋參、鹿茸等)、常用湯料(黨(dang) 參、淮山、枸杞、蟲夏草等)、常用保健茶(紅棗枸杞茶等)。
對曆來習(xi) 慣煲湯、養(yang) 生的老廣來說,這些藥材不僅(jin) 起到強身健體(ti) 的作用,也可以起到養(yang) 生的作用。“中藥房不僅(jin) 外觀有濃烈的東(dong) 方文化色彩,突出中醫中藥的文化底蘊,而且在藥材質量方麵的質優(you) 價(jia) 廉,選擇性多,這才是zui吸引市民之處。”醫院中藥房負責人嚴(yan) 建雄說,如今的藥房不僅(jin) 好看,而且更好用。
相關(guan) 數據顯示,去年中醫院中藥房每日的處方量為(wei) 200多人次,但今年日均中藥處方量600人次左右,幾乎增長了300%。
比:“手抓藥”改為(wei) “小包裝”
從(cong) 2007年開始,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開始推廣使用小包裝中藥飲片試點,高明區中醫院解釋說,這是按照設定的劑量包裝,直接“數包”。
嚴(yan) 建雄說,經過改革和嚐試,中藥房目前所采購的都是同仁堂統一配備的中藥飲片,而且均采用5g、10g 到50g不等的小包裝,不僅(jin) 拿藥得心應手,而且增強了性,減少誤差。此外,傳(chuan) 統的散裝藥材容易沾染灰塵、受空氣、潮濕等影響,小包裝采用真空包裝、保證了潔淨度和質量,有利於(yu) 存儲(chu) 。
而在過去,使用散裝配方,多種飲片混合,小包裝采用透明材料包裝,均有品名、規格、煎煮方法等,讓調劑複核做到無錯漏,又能保證每種中藥飲片的劑量,提高配藥度。
“這種配藥方法讓市民也很直觀地認識中藥。”嚴(yan) 建雄說,目前許多的市民都習(xi) 慣這種新鮮方法,感覺更加科學和人性化。
在中醫院,電子中藥處方的運用,讓市民抓中藥更加地方便,診室醫生的電子處方,能即時傳(chuan) 送到中藥房的電子顯示器,隻需要完成付款之後,市民就可以在窗口等待領藥了。
聽:“名藥店”推廣中醫文化
曆經半年的發展,高明區中醫院的“精品中藥房”已經逐步深入民心,它不僅(jin) 讓市民認識了中藥材,更大的意義(yi) 在於(yu) ,它讓市民對中醫中藥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。
“認可中藥處方的市民數量翻倍增長,就體(ti) 現出市民對中醫中藥的渴望和熱情。”嚴(yan) 建雄說,經過半年的運行,市民不僅(jin) 認識到中醫藥傳(chuan) 統文化的博大精深,而且對中醫藥如何融入生活有了更多的心得,這對醫院推廣中醫藥文化建設是一種無形的促進。
下一步,醫院計劃通過依托中藥房,開展更多的中醫藥普及宣傳(chuan) 、中醫沙龍、中醫藥進社區活動,拉近市民與(yu) 中醫藥的距離,從(cong) 而讓更多的市民認可中醫藥,推動中醫藥在高明的推廣。